8月14号是什么节日(2023年8月14日是什么节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发布时间:2023-03-03编辑:来源:www.ss230.com阅读数: 手机阅读

8月14号是什么节日(2021年8月14日是什么节日)

8月14号是什么节日

中国的历史文化十分浓厚,有着上千年的传统文化,8月14日在一年当中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在这一天情人们会纷纷相聚并且有过节的习俗,大家纷纷表示自己的爱意,如果能够成功,那也是值得纪念的日子,所以七夕节也显得格外浪漫。

2021年8月14日节日:七夕节

【农历】2021年七月初七

【阳历】2021年08月14日,星期六。

在七夕节要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浪漫的一个传统节日,随着时间的发展,现在人们过七夕,更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三大传统风俗

【种生求子】七夕节这一天,还有种生求子的习俗。人们会在七夕前提前将绿豆、小麦等种子泡发在碗里,等待发芽之后,在七夕这天束在一起,乞求多子多福。

【香桥会】一些地方有着七夕香桥会的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

【穿针乞巧】传说织女心灵手巧,因此待嫁的姑娘们,就会在这一天里穿针乞巧。至于“乞巧”的方式有很多种,古时候还有“漂针乞巧”的习俗,美丽的姑娘们在这一天会用各种方式穿针引线来展示自己的聪慧,也寓意长大以后能够嫁得一个如意郎君,赢得夫家的芳心。

2021年8月14日是什么节日

公共文化服务新提升,加码百姓幸福感

闻得到满城书香,品得见城市内涵。2021年8月30日,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召开并进行了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授牌仪式,济南正式当选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展现了泉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发展活力。作为一项润物无声的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亦是普惠百姓、增强其幸福感与获得感的有效之举。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遍地开花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百姓家门口的泉城书房……精准对接市民文化需求,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让城市文化融入市民生活,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触手可及“诗与远方”。

便民:文化阵地覆盖城乡高效便捷

  公共文化服务惠民生、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而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落到实处,实现便民利民,则有赖于健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撑。

  近年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聚力推进建设标准化公共文化设施,打造便民服务网络。

摄影:王平

围绕实现各级文化场馆上下联通、共建共享,济南市自2018年开始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按照“政府主导、统筹实施,促进均等、提升效能,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目前已在全市各县、区初步建立起上下联通、结构合理、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化覆盖,大大激发了群众文化活力,提升了服务效能。”吴波说。

基础设施建起来,老百姓才能体验更便捷的文化生活。聚焦方便百姓文化生活,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进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建设。“目前,全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并配套建设500平方米文体广场,为群众提供书刊借阅、公益展演、辅导培训、广场舞排练、文化志愿服务等,成为市民百姓身边不可或缺的活动场所。”吴波说。与此同时,全市也在开展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工作,逐步建立“供书、读书、管书、用书”长效机制,让书香满溢文化济南。

摄影:王平

为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济南市从建设泉城书房、推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0%全覆盖、组织公共文化资源进乡村等方面入手,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让城乡共享优势文化资源,让城乡居民都能够更便捷地获得普惠、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促进了公共文化均等化普惠化发展。

惠民:群文活动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为了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文化建设的成果,切实体会到文化服务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群众文艺团体、文化志愿者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加的活动载体,把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让文化活动根植群众、服务群众、快乐群众。

“近年来,我市加强资源整合,搭建活动平台,把更多优秀的文化资源、演出活动送到群众中间,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5万余场次,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吴波介绍,在文化惠民活动开展过程中,全市打造了系列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济南市连续14年开展‘新市民、新课堂’公益性艺术辅导培训,连续12年组织‘公共文化走进新农村’活动,连续10年举办济南市‘书香泉城’全民阅读节活动,连续7年举办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才艺大赛以及‘共圆艺术梦’济南市基层示范点辅导点成果展演,连续5年组织全市冬春文化惠民季演出活动’等,系列活动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参与群众多,已成为济南市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

依托覆盖城乡的各类公共文化阵地,大力搭建“五个大家”群众性文化活动平台,持续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动员组织文化文艺小分队、文化工作队,深入乡镇社区、学校军营、工矿企业等演出节目、放映电影、送图书报刊,开展培训、讲座、结对辅导,助力群众文化活动遍地开花。各类群众性的节庆文化活动形成经常化、固定化的态势,有特色、多层次、多种类的基层文化活动遍布全市, 吴波介绍,每年全市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举办富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7000余场,人民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多彩文化生活,对文化生活满意度不断提高。

除文艺演出外,同步开展的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也成为了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靓丽底色。“活动采取政府采购演出服务、公益惠民演出等形式,统筹专业院团、民营院团、庄户剧团和文化馆站等演出力量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节目送到基层,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对基层的辐射功能,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吴波介绍。

亲民:书香济南涵养文明润心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引领文明、传播风尚的文化事业,也是不停歇的常态化建设内容。只有从供给侧发力,在增量提质上下功夫,才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文化生活的丰富与文化济南的城市气质。

具体实践中,泉城书房的建设无疑是济南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亮点和生动缩影。自2018年开始探索建设泉城书房以来,目前济南全市12个区县已建成多家特色鲜明、温馨时尚的泉城书房。

摄影:王平

致力于解决市民看书难、借书难问题的泉城书房在位置选择、资源配置和活动开展等方面综合施策并注重突出主题特色,美好的阅读环境、便民的位置选择、先进的设施配备、贴心的阅读服务获得了一致好评。亲子共读、阅读沙龙、老友读书会、名家进书房等公益服务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国内首创异构系统搭建的“泉城图书馆联盟” ,推动了省市区县三级公共图书馆、部分驻济高校等联盟成员单位300家图书馆(室)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实现了图书资源的通借通还、常用常新。“书来书往”闲置图书分享平台、 “你看书我买单”服务平台、“享阅到家”网借服务,多层次、立体化、便捷高效的各类阅读服务措施,被市民称赞“借书比点外卖还方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曾先后两次登上央视《朝闻天下》《晚间新闻》栏目。

“书香济南全民阅读节”,面向不同人群每年持续举办30多项1000场名家讲座、公益培训、阅读评选、主题展览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童声书韵”读书朗诵、“妙笔生花”征文大赛、“七彩泉”谈书吧、“天下泉城大讲堂”、流动图书馆“七进”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活动品牌逐步打响,群众参与热情越来越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引导全社会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最美文明新风尚。

聚焦普惠均等、优质均衡、创新服务等理念,让公共文化服务加码百姓幸福感。“下一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创新服务管理模式运作,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盘活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探索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加大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吴波说。

泉城乡村旅游启新篇

青山如黛,碧水悠悠,鸟语花香……一幅幅诗意田园画卷,篱落疏疏处,游人如织来。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为特色,主打绿色健康、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乡村旅游成为当下的出游热点,低密度、私享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受到瞩目,成为时下旅游新风尚。

近年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切入点,积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全市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

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乡村旅游风景这边独好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有花。在乡村振兴的建设里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乡村旅游。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村庄景区化建设,完善农村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积极引导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按照国家旅游景区核心标准进行建设,实现美丽乡村向景区化乡村转型升级,改善乡村旅游环境条件。

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基础性保障。尤其是在疫情缓和后,乡村旅游成为人们出行旅游休闲的首选。长清区马套村、商河县袁窦村、平阴县北市村、章丘区石匣村等乡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设成特色鲜明的3乡村旅游景区,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为了济南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

摄影:荆志刚

“面子”好看了,“里子”同样重要。济南市文旅局大力推进“厕所革命”,会同县区共同指导乡村旅游点厕所改造升级,近几年,新建改建乡村旅游点旅游厕所579个,提升了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大力推进更文明、更卫生的生活方式,从“厕所革命”到“垃圾分类”,既满足民生需求,更带动了旅游产业。与此同时,加强道路标识体系建设,截至目前,道路标识牌基本覆盖了全市主要乡村旅游景区。

摄影:陈铟

“好山,好水,好空气,是乡村最大的优势和财富。”济南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济南山区天然风景优美,都可以按照风景的要求打造,同时再深挖特色资源,抓住机遇,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带领村民驶入致富“快车道”。

“文化+”不断丰富点亮 “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一场疫情,激发了人们对自然、健康的需求,乡村的生活景象成为很多人的理想。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仅仅是美丽乡村的起点,通过构建跳出“景点体验”传统模式,围绕“全域旅游”“创意旅游”等新业态,精心打造“文化+”综合体,形成一户一处景、一线一风光的大美格局。

过去旅游是观光式的景区打卡,现在旅游多是体验不同的休闲时光,住乡村民宿无疑就成为了链接当地风土人情最好的载体。章丘区石子口村拥有近百套百年历史的石屋,通过深挖当地文化,保留原始乡村风貌,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的精品民宿让人感受到“外朴内秀”的乡土生活。通过打造涵盖食、宿、创、乐、耕、学、养七大元素的乡村生活美学综合体,推广一种令人向往的耕读田园、静谧自然的乡居庭院生活。每逢节假日均是“一房难求”。长清区马套村依托山好水好空气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所建民宿也尽可能地保留原生态风貌,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感受如画的生态美景,参与乡韵十足的民俗活动。

摄影:邵凯

业内人士表示,乡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既可以提供独特的休闲度假体验,还可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平台,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记得住乡愁。

  “文旅融合之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思路。”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本身就是一个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应继续突出地域、文化、产业特色,深化“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像章丘石子口村就很有氛围,保留了原始风貌,凸显当地特色文化,是当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产品供给不断完善 乡村旅游“绿色红利”惠及百姓

美丽乡村不能光看看,还要能产生效益。在提升乡村颜值、内修气质的同时,实施产业植入,收获了“绿色红利”,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近年来,根据不同地区的区位条件、特色资源和市场需求,市文旅局指导各县区挖掘本地民俗文化、农业生产、手工技艺、体育运动、生态环境等各类资源优势,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推出一批景区依托型、田园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康体养生型、古镇古村落型、农耕民俗体验型等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差异化特色,满足不断变化的游客需求。

  位于章丘区的“五彩山村”自发展乡村旅游以来,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提高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农民自己种的柿子、核桃、山楂等土特产,在家门口就可以卖出去了。“五彩山村”相关经营者告诉记者,章丘“五彩山村”主要包括十八盘村、东车厢村、西车厢村、西里虎村、小石屋村、黄沙埠村六个山区村落,以发展乡村休闲度假和康体养生为主题,按照“一村一品”的宗旨,综合打造特色度假区。“下一步,‘五彩山村’将继续发挥每个村落的特色,走好‘旅游+扶贫’的路子,将乡村旅游业态丰富起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

摄影:王平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给旅游产业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发展空间,也可以促进旅游业的整体繁荣发展。”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景区+村庄”“景村一体”等是一种有效并具有推广意义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景区的优势是通过吸引游客形成规模化的消费市场,围绕游客消费所形成的供给体系有多种类型、形式和档次,周边村庄可通过农家乐、民宿、采摘园等,与景区内的大型、高端项目形成市场互补、互促的良性互动和共赢发展关系。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在大众旅游、全域旅游的新时代,以周边游、休闲游、自驾游为主的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旅游业发展、拉动消费的重要增长极。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途径之一,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壮大。

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不懈推进市场主体建设,出台多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壮大市场主体数量和规模,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培育形成了梯次完备的“乡村旅游大军”,其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精品文旅小镇2个,景区化村庄19个,省级旅游强乡镇36个,省级旅游特色村96个,国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94个。以“泉城人家”民宿为例,2019年,市文化和旅游局以简化民宿申办手续、破解民宿业审批瓶颈、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调研,争取部门配合,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民宿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济南市民宿管理办法》和四个配套标准(条件),构建起了“1+2+4”的民宿业发展一整套制度体系,破解了审批和管理瓶颈。联合市财政局出台《济南市民宿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市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民宿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民宿集聚区、精品民宿奖补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共为60家民宿授牌“泉城人家”民宿,院落382个,客房1093间,发放民宿专项资金1573万元。

系列活动不断丰富 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

“北有温泉南有山,西有湿地东有泉”。这是对济南乡村旅游特色的最简单概述。近年来,济南不断加强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摆脱过去以观光、采摘为主,业态单一的乡村旅游。大力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民宿、房车营地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农家乐、民宿利用网络直播推广并销售土特产,开启了扶贫增收的新途径。

  围绕推进产业资源加速转化,市文旅局指导县区借助农耕文化推出踏青赏花文化旅游节、西瓜文化旅游节、柿子采摘文化旅游节,借助民俗文化推出秧歌文化旅游节、三德范扮玩等旅游节庆活动,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增强游客参与性、体验感。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其既融合三产,又连通城乡,更富含“乡愁”。发展至今其业态非常丰富,不再是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融合了休闲旅居、生态环保、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济南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同时抓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打造,既做大“面”,又做精“点”。不断优化乡村旅游布局,进一步打造具有核心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我市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上一篇正月十二是什么节日(二月十二花朝节)

下一篇今日搬家好吗(2023年7月30日老黄历)

八字本月排行

八字精选

八字推荐